香江画廊

================================================================================

                    时空漫步——盛增祥艺术世界

  2009年3月11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从<为奴隶的母亲开始>——走进盛增祥的版画世界》展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以盛增祥先生捐赠给上海美术馆收藏的两套木刻连环画《为奴隶的母亲》和《倪焕之》为主,并结合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总计180件,全面呈现了盛增祥先生各个阶段的版画艺术特色。
  从《红色娘子军》开始
  1959年,自小就喜欢美术的盛增祥考入浙江美院版画系木版专业,系统学习版画创作。此时,国内美术界在苏联的强势影响下,其教学方式与学习内容均以苏式为主。林风眠任浙江美院前身——杭州国立美专时所倡导的现代主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也没有避免被排挤的命运——浙江美院的主流代之以苏联的写实主义。年轻的盛增祥并不满意这种单一的教学,他在课余时间向留欧归来的老师们学习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相对丰富的资源,接触了不少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这种天生的“不满足”与叛逆心理培养了盛增祥先生海纳百川的艺术心态,使之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更新自我,不断从生活和其他艺术形式中吸纳营养,终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962年,盛增祥从浙江美院毕业,分配到上海人民美术馆从事连环画创作。在文革前,连环画表现方式还比较单一,他在工作之余思索最多的就是如何打破这种单一的形式感。1069年,他被选入样板戏宣传工作小组,为样板戏的过场创作插图。这是他第一次用木刻形式创作连续性的故事情结。虽然这些木刻作品为了完成当年的宣传而创作,但刻画到位,线条与造型与人物形象与角色结合得很美,显示出盛增祥先生厚实的木刻专业基础。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图画见证,富有历史意义。而对盛增祥的个人艺术之路而言,这是他木刻创作之始。
  《为了奴隶的母亲》VS《倪焕之》
  1979年,盛增祥从《鲁迅与青年》连环画中选取小故事《最后一次巡礼》,创作了一套10幅的木刻。如果说《红色娘子军》激发了他创作具连续情节性木刻作品的灵感,《最后一次巡礼》则是这种想法开始成型的标志作品。他结合西方“明暗”与“光影”效果,塑造了当时心目中神圣的鲁迅形象。
  同年,他根据柔石的同名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了同名的木刻作品,因此而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赞赏。盛增祥先生说,这是他在某个夜晚在广播中听到,深受感动,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虽然文革后连环画的创作形式开始多样化,但在盛增祥看来,仍然缺少些什么。而且连环画创作是由两人承担——文字与图画由不同的人担任。由于文字的感觉与画面感受不一样,二者未必能结合很好。于是,盛增祥决定单独完成文字与图画部分,并且利用木刻形式创作。通过反复阅读,他为文本分段,攫取具有代表性和冲突性强的段落,浓缩文字描述,以画面为主体现情节。同时,他摈弃了连环画“过场”性的片段,使故事更加精炼。由此,这部木刻作品的每一幅皆具单独欣赏价值。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他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将小说的沉重、悲伤、压抑刻画得入木三分。例如,他受到德国表现主义表现梦境,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更为深入表现了人物的悲惨与来自心灵的痛苦。
  根据叶圣陶同名小说创作的《倪焕之》则完成于1982年,这部历时半年多的木刻作品是呈现了盛增祥的传统转向。在西方文化逐渐涌入的时候,他却改变了现代主义倾向,从明清小说木刻插图寻找创作源泉。明万历时期,插图配合文字已成一时风尚,是为版刻的黄金时期,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大大增强了文字的表述性。盛增祥吸取了明清版刻的表现形式,但加强了独立欣赏性,画面更有凝聚力。两部作品相比较,表现出盛增祥在艺术多样性上的追求。1984年,日本《中国语》杂志约稿盛增祥,希望他用用套色木刻表现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作为该杂志的封面。盛增祥选择了以风俗、传统玩具等为主的民间元素作为表现对象,创作了一系列套色木刻作品。在这些单幅作品中,逐渐体现出他对中国古老文化元素的关注。如在《公鸡》中,在两只玩具公鸡的中间他添加了“鸡”的象形文字。这段时期,他也尝试创作了比较唯美的景色或花鸟题材,如《羊市》、《夏夜的小花》等。这些木刻作品并不能满足他心中的传统情结。1988年的《空楼》,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传统中国建筑,较为写实。1988年,他创作了《日月同辉》,将青铜纹饰、画像砖的神话人物形象等融合在一起,可称为他传统转向成型标志,而翌年的《书画同源》则杂糅了汉代帛画的金乌、蟾蜍以及象形文字,表现在同一个平面内,具浓烈的现代气息。
  《行云流水》的异国时空
  1989年,盛增祥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讲学半年,却意外留在了美国,从此开始了二十载的异国生涯。他的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美国的商业气息并没有给盛增祥带来恐慌,由于性格所致,他很好奇的吸收异域文化养分,并融入艺术创作中。由于缺少木刻创作的氛围,更由于他认为木刻的手段已经无法表达他的感受与理解,盛增祥暂时放下了木刻,拿起了“工具”,运用各种材料创作。他说,我在美国的感受是,这里是由商业和广告组成。铺天盖地的广告海报让他感到新鲜,盛增祥创造性地在直邮广告纸张上通过剪切等方式塑造中国的远古文化元素,造成了富有对比性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他中西融合的漫步式创作心态。
  之后,他又在纸本或布面上表现都市形象,并形成版画式的画面背景,创造出斑驳而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现代风格。这些版画效果的作品,仍然运用了在国内已经出现在木刻中的远古文字以及高古时代的图形元素。他追求道家的“行云流水”般随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理想的模式进行创作。由于他并不以艺术创作为谋生手段,目的性不强,也不与商业操作相干,其作品因而纯粹、自我,在当代艺术中甚为难得。
  
  2007年,盛增祥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重拾木刻,并在上海半岛版画中心创作铜版画。归国后的创作在风格上继承了美国时期的融合现代主义与远古中国元素,画面效果体现了版画独有的魅力,其主题的丰富也为当前国内版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老先生如同顽童般将古今中外的艺术元素信手拈来,呈现出缤纷多彩而富有探索的创作精神与艺术活力。